“非常感谢!今天跟大家见面,谈感受就是‘酸甜苦辣’。”3月27日下午4时许,50岁的郭英成面对台下一大群的与会者,如此道来。
这里是香港,位于中环的置地文华东方酒店,大批媒体提前一小时涌入酒店7楼。当天佳兆业股票复牌并正式召开业绩发布会,郭英成时隔两年多重新亮相在聚光灯前。
郭英成出现在媒体和投资者面前,上一次要追溯至2014年8月下旬的佳兆业中期业绩会,他曾公开畅谈公司业迈入300亿的未来。但此后一连串变故,改变了境内外债权人的风险预期,这导致了大面积项目被冻结和现金流的枯竭,佳兆业的寒冬突然降临。
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迭代速度以天计的大时代下,两年多时间所能产生的力量几乎是颠覆性的。仅就房地产行业而言,既能使一家房企规模从1300亿跨越到3600亿,也能使一家房企从天堂到低入尘埃——佳兆业属于后者。
如今复牌,郭英成的心境或许已有所不同。在近一小时的业绩会前半段,他几乎是最安静的一个:安静地配合来自各个方向的拍照需求,他聆听高级顾问谭礼宁、首席财务官黄志强、首席执行官郑毅作出的业绩介绍。
就在昨夜,佳兆业公布了2014年至2016年业绩报告,达成复牌最后一个条件,再次于资本市场复活。
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,3月27日佳兆业股票复盘2.5港元/股,最高升至2.92港元/股,截止收盘价格为2.43港元/股。资本市场以单日55.77%的增长速度,重新向这家华南房企展现欢迎。
相比起资本市场的价值认同,在20余分钟的业绩会问答环节,现场媒体关注的焦点是复牌后的佳兆业短期内推进正常化经营,提出了包括改善财务状况、境外重新发债、销售规模增长等问题。
2016年合约销售首度突破300亿规模的佳兆业,正处在从一家中型企业向大型企业转变过程中。从企业的生命周期来看,中型企业往往面临诸多的压力。
“持续高增长”不仅对郭英成是个挑战,对所有企业的领导者而言都是个难题。在礼貌性地感谢媒体提问后,郭英成终于打开了话匣子,展现佳兆业重新归来的雄心。
他对外界对佳兆业增长疑虑做出明确回应,直言公司在深圳、广州、上海等一线城市拥有“城市更新”发展模式,未来一年能提供300-400万平方米土地开发,未来的发展压力不大。郭英成提及,佳兆业在深圳东部有数百万平方米土地储备,将参与深圳的东部发展计划。
对于佳兆业股权集中的问题,郭英成代表郭氏家族明确表态称,从公司现在基本面来说,大股东不会卖股份,“这是肯定的,也没必要”。
不过,未来境外重新发债的计划,佳兆业管理层保持谨慎态度。据悉,佳兆业已成功重组接近649.7亿元境内外债务,其中2021年债券早前上升至100美分,创重新销售后最高水平。高级顾问谭礼宁表示,公司发债还要看成本、年息等因素。
谈及曾经的交易对手融创,郭英成则透露当天早上融创便曾致电祝贺(复牌),以佐证双方合作的公平、友好、坦诚;谈及二代接班,他以自嘲方式称自己是“搞转头”,儿子则想“搞科技”;在谭礼宁的去留上,他则抱开放态度,祝其“天天开心”。
在此次业绩会上,郭英成多次用温和的态度和与会者交流,其中不乏关注点。当主持人宣布现场答问结束之际,意犹未尽地的郭英成笑着示意:再提一个问题。获得提问机会的是一家深圳媒体,问题涉及近期出台的“粤港澳大湾区”规划。
而郭英成就再次以包含着7次“感谢”的回答来结束此次首秀,郭英成首先感谢深圳媒体的提问,并饶有意味地表示,佳兆业在深圳布局有地产、文体、船运等业务,粤港澳大湾区概念将使公司受益。鉴于此,要对政府表示感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