佳兆业集团控股微信公众号

  • 如有佳兆业股票、债券投资人相关事宜,请联系投资者关系部

    Email:ir@kaisagroup.com

  • 如有招聘相关事宜,请联系人力资源部

    Email:hr@kaisagroup.com

  • 如有媒体相关事宜,请联系传媒部

    Email:jtprir@kaisagroup.com

  • 如有廉政举报相关事宜,请联系审计监察部

    Email:audit@kaisagroup.com

  • 如有投资合作相关事宜,请联系投资部

    Email:tzms@kaisagroup.com

  • 佳兆业集团总部

    香港皇后大道中99号中环中心30楼

   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南路嘉里中心33楼

媒体焦点
Group news
返回
【21世纪经济报道】一家成长型房企的“钱”途
发布时间:2014-03-04 来源:

本报记者 张晓玲 深圳报道

深圳佳兆业集团借2012年上海拿地一战成名,2013年又“百亿”抢占一线城市地王。由一匹行业“黑马”接近“高富帅”。该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,2008~2013年公司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8%。

复杂的融资结构在支撑这种扩张速度。2013年以来,佳兆业的“找钱”之旅可谓充满了艰辛和博弈,信托、基金、海外发债、票据、合作融资等,均有涉猎,堪称在楼市不确定时期内成长型房企的样本。

2014年2月下旬,杭州楼盘降价、兴业银行暂停部分房贷业务,中国楼市被悲观的氛围笼罩,开发商的融资通道进一步调整。佳兆业们的未来又将如何?

更“便宜”的信托融资

开发商找钱的路途从去年便已经开始。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,除了万科、保利等位列各家银行总行级客户之列的大型公司以及央企之外,其他房企要获得低成本的银行贷款很难,因此夹层融资、地产信托、基金子公司、私募基金、海外发债等通道在2013年被广泛使用。

佳兆业并不在这些总行级客户之列。由于在2012年急速转回一二线城市拿地,到2012年底,佳兆业净负债率高达82.4%,借款成本总额16.41亿元,营业收入为119.76亿元,借款成本占其营收比例达到13.7%。

因此,融资、寻找便宜的钱就成为2013年迫切的需要。接近佳兆业财务部门的人士说,房地产信托是佳兆业较为看重的融资方式,在2013年也发行了不少。

信托融资早已不是新闻,问题是怎样压缩资金成本。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,佳兆业去年曾进行了数笔房地产信托融资,用于杭州等项目的开发,总计金额数十亿元。

其中与中融信托合作最多。如杭州君汇上品项目与中融信托合作建立一款逾6亿元、2年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,预期收益率在10%左右;中融信托-佳兆业成都太阳城集合信托计划发行规模7.5亿元 用于成都青羊区太阳城项目的开发建设,预期收益率在9%左右。

上述两款信托的预期收益率,比佳兆业在2012年发行的中融上海金湾房地产信托9.5%+浮动收益、2011年发行的四川信托营口桂芳园信托9%-11.5%的预期收益率明显要低,显示开发商议价能力增强。

不过,双方合作时中融信托在项目风控上的设置更为强势。以成都太阳城项目为例,在信托层面采用优先次级分层结构,优先级信托规模和次级信托规模的比例不超过2:1,次级由佳兆业认购,次级信托利益为全部优先级信托资金本金和收益提供保障;信托计划有权处置100%项目公司股权。

海外融资力图期限置换

事实上,海外发债、票据融资才是2013年佳兆业的重头戏。作为一家在港上市公司,佳兆业拥有海外融资优势,但在2013年之前,佳兆业在香港资本市场上的评级并不高,导致融资成本居高不下。

2013年初,佳兆业发行了一笔2020年到期的5亿美元优先票据,年利率为10.25%。公司透露,当时发行债券所得90%以上用于预付其2010、2011年发行、将于2014年到期的两笔海外债务。

“当时是海外发债机会窗口,我们想把一些短期的、高利率的债务替换掉,”佳兆业相关人士对记者说,当时管理层觉得公司海外债务偿还期过于集中,且前两年融资的利息过高,为减少财务风险,公司接受了投行人士的建议,开始调整债务结构、减少短期负债。

接下来的3月19日,佳兆业再发行一笔2018年到期5.5亿美元、利率8.875%的优先票据;4月22日,发行一笔2016年到期18亿人民币、利率为6.875%的优先票据。其中3月份部分发行所得用于偿还部分2015年到期、利率为13.5%的美元债券。

这两笔票据融资的利率大大降低。这得益于佳兆业2012年快速转战一二线城市,以及靓丽的销售业绩。2012年,佳兆业在易居中国房企排行中首次进入前20,排名17。

在3月份发债之后,标普将佳兆业评级展望由负面调整至稳定,将其债务评级由“cnBB-”上调至“cnBB”,并确认该公司“B+”的长期企业信用评级。

标普指出,上述评级反映了佳兆业较高的杠杆水平和缺乏一致的财务管理纪录;但该公司大规模且低成本的土地储备,在深圳和广东市场树立的市场地位,缓解了上述劣势。

“2013年通过发行海外债,负债率下降了20.3个百分点至62.1%。整体融资成本从10.2%降低至8.1%,债务期限从2.2年延长至3.7年。” 佳兆业集团副主席谭礼宁说。

这也使得佳兆业有底气在土地市场大手笔圈地。2013年,佳兆业在上海、广州、深圳以及杭州等一二线城市相继拿下32幅地块,支付地价款高达141.2亿元,平均土地成本约为4539元,总建筑面积达311.2万平方米。

如此巨大的资金支出让金融机构趋之若鹜。据接近佳兆业的私募基金人士透露,在去年6月初佳兆业50亿拿下广州黄埔南玻总价地王之后,不少信托、私募等前去佳兆业广州公司寻求合作,对于这样一个巨无霸地块而言,该私募人士认为,地

繁體中文|